返回顶部
分享到

微信小程序,承载了张小龙在微信里实现自由Web的野望

资讯 2017-1-13 16:08 582人浏览 0人回复
摘要

从去年初就开始有动作的微信小程序,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了。作为腾讯在移动互联网平台的拳头级产品,微信从2013年爆火后,任何与其相关的新闻都会引起吃瓜群众的广泛关注。从“摇一摇约炮”到“漂流瓶,从推出三大号 ...

从去年初就开始有动作的微信小程序,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了。作为腾讯在移动互联网平台的拳头级产品,微信从2013年爆火后,任何与其相关的新闻都会引起吃瓜群众的广泛关注。从“摇一摇约炮”到“漂流瓶,从推出三大号(公众号、服务号、企业号)到严格限制三大号的营销内容在朋友圈分享。与其说微信是由一千来号人的微信团队出品的App,还不如说微信里处处包含着张小龙的思考与哲学。

image1

这个平时沉默寡言的男人,开发出了一款7亿用户数的社交产品

微信小程序的正式发布,选在与10年前第一部iPhone发布相同的日期,其含义不言自明。不过,另一个有意思的方面是,从去年初微信就决定要做“应用号”(微信小程序的前身)起,大家对应用号的关注就没有停止,即使传出一些风声鹤唳也不愿轻易放过。

image2

在各大搜索引擎、自媒体公众号、知名问答社区里,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与小程序相关的讨论。有求内测资格的、有解答小程序开发教程的。其中,互联网资深人士阿禅做的知乎live节目——“如何真正抓住微信小程序的红利?”更是吸引了6830人的参与。与以往相比,算是规模较大的一个知乎live节目了。

image3

微信小程序初期获得的关注度和成长路径,和公众号是有所不同的。

可以说,公众号是致使微信这个App在中国爆火的一个重要因素,这种专门让自媒体将自己的优质内容,向用户展现的一对多式互动平台,迅速成就了一大批自媒体人:比如篇篇阅读量都是10w+的咪蒙,还有发家于微信公众号、后来推出了独立App的金融八卦女。

image4

当年,可没有那么多人紧盯着用公众号搞内容创业,也没人去思考,这样做能有什么好处。结果过了两三年后,大家发现,当那些大公众号已经圈住了那么多可观的用户、开始玩平台转移、开始变现后,自己的公众号因为做得晚,粉丝只有可怜的几个,错失微信的第一波良机,多么痛的领悟!

直到去年9月22号,小程序开放了内测后,我们才能通过各种零星消息,管中窥豹一番。但这一次,大家再也不想重蹈公众号时代的覆辙了,每个人都在摩拳擦掌,立誓不让微信的第二波红利:“微信小程序”,轻易地从指间溜走。

至于这波红利是否能被轻易地抓住,甚至“微信小程序”本身,是否为“红利”,这些都是存在疑问的。

题外话:从开放到封闭的互联网

互联网从中古世代到近现代,由于传播的载体一直是以PC、Web为主,所以各种基于Web的http、pop3、Talent等协议,都是自由且开放的。除非是对任务量要求极大的工作,PC上的大部分软件都是偏向实用功能。与内容、社交相关的信息传播,在网页端里就可以实现,那个时候,大家用的都是同一套开放的标准,用户靠一个浏览器就可以走天下,用户通过Web,可以满足大部分检索信息、社交网络的需要。

image5

赛迪网的“友情链接”,就是基于超链接的内容分发

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,不同网站推出了不同的App,事实上已成为替代用浏览器访问服务的存在。从本质上来说,App是包含这个网站的服务,并经过定制和优化的一种特殊的“浏览器”。不同的App之间,只要采用了私有的传输协议(现在几乎每一个App都在这么做),那么你就不能用搜索引擎公开地搜索到这个App里的任何内容。

互联网上有不少类似“网络博物馆”的网站,它们会定期抓取互联网上所有网站的信息,为他们建立快照,所以你可以回首十年前,苹果公司的Web网站长得是什么样。但是,它们是获取不到一个App里的任何内容的,只要这个App背后的公司关闭了服务器,那么与这个App相关的所有内容,都将灰飞烟灭。

image6

十年前的苹果公司官网

在这个时代,互联网变得越来越封闭了。

“工具”色彩浓烈的微信小程序

靠Foxmail起家的张小龙,曾通过Web收益颇丰,也许是受技术出发的影响,张小龙对Web技术有着深深的执念和追求。当下适逢HTML 5大有可为之时,微信小程序的开发语言与HTML 5有很多交集,如果你是一名熟悉前端开发的技术人员,上手微信小程序应该不是一件难事。

微信小程序本身,就是依赖微信平台而生的一种类Web语言开发的应用,它与PC时代,用户输入网址,回车访问习惯相吻合。

只不过,在微信的小世界里,既不存在搜索引擎的推荐、也不存在手动输入url这种情况。微信小程序的入口目前只有三个:微信群内分享、从“发现”Tap进入、扫描线下的二维码使用。

点开任意一个微信小程序,你就会发现,和App相比,微信小程序简直就是这些App的精简版,只向用户提供最核心的功能。对于手机容量不超过16GB的难民,和不愿意多装任何一个App的强迫症患者而言,微信小程序是他们的福音。

image7

在京东小程序里,你就老老实实的购物,没有商品推荐、没有金融理财。在mobike小程序你,你可以选择登陆,再把车骑走

这里的小工具,指的不只是计算器、生理周期计算这类实用工具,也包括京东、新美大等企业提供的便捷生活服务。

张小龙强调,微信小程序最终解决的问题,是以二维码为媒介,将线下的实体服务与线上的下单、支付等虚拟服务相结合,为用户提供更加纯粹的使用体验。

其实,手机上的NFC功能,就可以扮演连接线下与线上的角色。但是受限于整机成本,众多低端手机里还是难觅NFC的踪影。但是摄像头却是每一部手机的标配,任何一步装有微信的手机,都可以通过扫描纸上的二维码,轻松地完成这种互动操作。这就是张小龙所言“用完即走”的概念。

image8

不是每部手机,都能这样优雅的付款结账

张小龙想借微信小程序,重构移动互联网App生态圈

一方面,面对Google Play的缺席,国内第三方Android应用市场鱼龙混杂的乱象;另一方面,移动App软件开发的质量,时常伴随着功能的更新而劣化,抵消了硬件配置暴涨带来的体验提升,在3GB内存手机遍地走,2GB内存手机卡成狗的时代,用户对臃肿不堪的Apps颇有微词。

微信小程序,从一定程度上,顺应了用户回归简单的呼声。微信期望利用自己对社交的绝对控制权(有庞大的用户数做基础),彻底颠覆应用商店下载App这套体系,让工具老老实实的做工具,不要耍争当流量入口的小心眼。小程序为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,提供了另一种连接方式。暂时来看,它既不会对某个精准人群的垂直社交平台产生影响,也不会对内容平台产生影响。

一定会有人提到百度的轻应用,百度轻应用的理念和微信小程序并无区别。只不过,作为PC时代,靠搜索引擎拿捏中国互联网70%以上流量入口的百度,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掉了队。

image9

早在2013年,百度就提出了“轻应用”的概念

你可以仔细想一下,你的手机里,现在还装着哪些百度系的App?手机百度(搜索)?百度糯米?百度贴吧?百度音乐?首先,团购和音乐类的App,你没必要定期打开。其次,搜索在移动互联网里不是刚需;百度贴吧用户偏低龄、内容偏庸俗的定位,注定其无法成为一个大众化的产品。

百度在移动互联网时代,没有一个强势的入口,所以它号召用户使用轻应用(小程序)的理由就很牵强。而放在微信身上,起到的就是锦上添花的效果。

醒醒吧,红利的概念,或许在小程序中并不存在。

红利这个概念,是被人总结出来的。无论是微信公众号的红利,还是智能手机市场的人口红利。没有谁能像神一样,能准确地洞彻未来,只有在历史发生后,我们才能被动的后知后觉。

红利这个概念,只存在于过去,并不存在于未来。

现在的微信小程序,犹如襁褓中的婴儿,我们并不好判断它是否暗藏红利。不过,基于小程序目前的形态,还是可以做一些有限的预测。

微信小程序并不是为初创团队准备的大礼,因为微信小程序的传播,要比服务号更加“克制”,小程序最大的问题是,缺少通过朋友圈传播的路径。

据腾讯官方的统计,用户每天平均打开微信30次,在朋友圈里阅读好友分享的微信公众号文章,成为用户碎片化阅读的主要方式。由此可见,朋友圈是目前移动互联网用户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,此前爆火的微商的宣传,很大程度上是依赖朋友圈里的信息传播。

对于一家新成立的初创公司而言,在线下推广微信小程序的代价并不高,用户扫码就可以添加到小程序常用列表中。

但是,微信小程序还是不能避免一下几个问题:

1.在线上、尤其是在微信上推广小程序,缺少朋友圈这一有效的分发渠道。

2.如果在人数稀少的群里分享,传播效果并不会太理想;而在人数众多的大群里分享,包含小程序链接的聊天记录很快就会淹没在群消息中。

3.通过“发现”Tap中的小程序入口,无法做模糊搜索,只能输入精准的关键词,才能自动联想出相关的网站服务。

比如,我在小程序里,只有输入“京东”,才能找到“京东购物”这个小程序,输入“购物”,是找不到任何结果的。如果把这个入口视为微信小程序的AppStore,那么这个AppStore无疑太过于简陋。

对开发者来说,不能做类似SEO或ASO的关键词优化,连通过算法推荐的选项都没有。这无疑加剧了同类产品里,新平台和旧平台之间的马太效应:大家越熟悉的品牌,越容易被搜索到使用,越是新成立的,尚没有知名度的品牌,则越难以被关注。

4.微信小程序的第三方接口构建的还是不太完善。支付方面,只对接了微信支付,账户方面,只能登陆微信账号。有用户反馈过由于之前用的是QQ号登陆并开通的腾讯视频会员,默认用微信号登陆腾讯视频小程序就没法享受会员服务的问题。

微信小程序推出的目的,是作为服务号功能的增强、优化和补充。它更专注的是维持当前移动互联网各类第三方服务不变的基础上,为用户提供“不用装那些体积不小,却不怎么用的App”的无忧选择,并适度的帮助微信筑厚自己的高墙,提高用户粘性和认同感,进一步压缩百度、阿里在用户手机上的生存空间。

所以,对于创业者而言,微信小程序所谓的“红利”恐怕就不存在了。

再补充一些:作为服务号的补充,小程序与服务号共用一套名称体系,一般来说,巨头们为自己产品做的微信小程序,都是产品名称+产品的功用。比如饿了么已经有了一个名叫“饿了么”的服务号,那么它的小程序就叫“饿了么外卖服务”。

image10

非常准是一款查航班的产品,有自己的服务号,它的微信小程序叫“非常准查航班”

随着微信的功能变得越来越庞大、越来越完善,微信不但不会、而且也没有必要在将来的某个时日,成为WeChat OS。但微信会继续扮演推动互联网走向封闭的大手,朋友圈也好、公众号也罢,包括现在的小程序,都是微信迈向巨无霸的一个个标志性节点。

是的,只要你安装了微信,那么你将在微信里,继续体验充分、自由、丰富的信息流,并使用各种日常所需的生活服务。但是,你要是没装微信呢?哦,很抱歉,你将与上述的种种好处绝缘。如果想把信息从微信里面传播出去呢?微信会告诉你,这样做是不行的,就在微信里面分享不好么?

image11

微信的格局,终究是没办法和Android、iOS这样的移动操作系统相比。因为作为一个App,微信发展的优先级首先是自己,再者是腾讯。在保障自己和腾讯利益的前提下,微信也好,张小龙也好,才会去思考推动中国乃至世界移动互联网前进的事情(这些事情现在也没做)。

我想,作为开发者的你,心里应该很清楚了。将自己的命运托付给一个App,是一件很不靠谱的事情。当然,我的意思并不是劝大家都不要做小程序,而是在创业初期,开发服务好也好、开发小程序也好,开发这类敏捷性应用,可以有效帮助你降低的开发时长与成本,并且扫码就可以关注,非常容易做用户推广。

在用户数日渐增长,平台日益成熟之际,你就可以拿出一份Plan B了:着手开发你的App,然后用巧妙、委婉、和善的方式,劝说用户转用你的App。当然,你还应当以缓慢的节奏,为你的App的核心功能添加不应当是画蛇添足的改进,或者干脆从一开始,就做一个阉割版的微信小程序/服务号吧!

image12

微信小程序,首先养活了一群蹭热点的自媒体,再者养活了一堆雨后春笋般出现的“微信小程序培训机构”,我相信,即使官方不愿意建立一个微信小程序版的AppStore,一定会有其他机构来完成这一工作,从而获利。

NZ0K5@DHCI$STD2L~P[@BLC

www.weixin.com(并不是微信的官方网站)已经开始这么做了     

对于普通的开发者而言,学还是不学?我的建议是,暂时先保持观望态度,时刻关注微信小程序的发展方向,如果有空闲时间,可以适当学习一下,但不要认为“微信小程序”一定就能改变世界,进而产生辞职的想法。

后记:

听说支付宝也在要推出一款和小程序类似的玩意儿,不过,支付宝要是哪天推出了一款名叫“支付宝支付”的微信小程序,那该多有意思!

image13

本文暂无评论,快来抢沙发!

热门问答
云萌主 云萌主-BIGSAAS旗下,由北京合智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2018年创立,为广大云应用技术爱好者的平台。在云萌主论坛可以查看云应用技术文章、云产品产品最新资讯、技术问答、技术视频。在畅游云上技术的同时,学到最新的云应用产品和技术。
  • 微信公众号

  • Powered by Discuz! X3.4 | Licensed | Copyright © 2001-2022, Aliyun Cloud. | 星点互联设计
  • 京ICP备18052714号 | 营业执照 | |合智互联| QQ